元始天尊
盘古 原神 所化
天地未形 万物未生
生于 混沌之前 太古之先
空歌宝黍珠:容下苍穹宇宙 芸芸众生 完美人格 无我无人 与道同体 至上至真
大罗玉清 主持天界之主
离苦得乐 超脱生死
元始天尊,
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
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
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圣境之上曰无极大罗天)。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
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
元始天尊,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元始天王,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
一、元始天尊是谁
元始天尊:又名“太上盘古氏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都是道的化身。
《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气化生,其本则一。”
无论千神万灵、千真万圣,都是大道所化并无上下高低之分。
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
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称他为元始。
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称他为天尊。
二、元始天尊的由来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初称元始天王。
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
“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后,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
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地位虽高,但记载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
《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
根据道书的记载:
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
书中记载:
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
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并曰:
“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
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
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
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
《隋书·经籍志四》始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
“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
三、名号的含义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
“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元始天尊的形象及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
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称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
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众神仙都要按时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黍珠,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
上清派认为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将天地宇宙中的神灵共分七阶,第一阶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从而正式确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个道教体系中的独尊地位,又通过称元始天尊“上合虚皇道君”,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虚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证。
万道之宗,大罗玉清——恭祝元始天尊万寿圣诞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奉其为无上道宝。元始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称元始天尊。
冬至一阳之始,元始众仙之宗
今日冬至,冬至是一个殊胜的日子,其乃元始天尊圣诞之日。
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三清之一。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称也。
元始天尊生于宇宙混沌之先,居于玉清圣境清微天;灵宝天尊居于上清真境禹余天,道德天尊居于太清仙境大赤天。
在三清殿中,中座的元始天尊手执黍米宝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天尊禀自然之气,在宇宙之前已存在。 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时的 无极 状态。
《玉清宝诰》中说天尊“现有为之梵相,具无极之神通。敷演真玄,破无有色空之碍;拯提趣类,绝智愚高下之分”。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玉清表文》云:“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一元之始,万道之宗。道本太玄,骘配阴阳而宏大造。恩推上德,运行今古而度群生。包六合以强名,统一元而纲象。真圣之宗,人天之祖。处上极无上,大罗之境。檀炽钧音,苍胡颉宝。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立三才,开张万范。圣德无穷,不容宣赞”。
冬至乃一阳之始,元始为众仙之宗,天尊者纯阳之体,元始天尊乃众阳之开端,诸天之本始也。
天尊圣诞日与一阳初生的冬至日,均含有本始、根本的深意。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圣诞。
元始天尊:又名“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是道教鼻祖。在“三清”之中位列最尊,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称他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称他为天尊。
道经记载中元始天尊所创立的道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都是道的化身。《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气化生,其本则一。”无论千神万灵、千真万圣。
元始天尊的原型則是東晉初期出現的神靈元始天王,兩者都位於仙境玉京山之上。
「元始」表示宇宙中初始之氣。
在靈寶經中,元始天王變成天始天尊之下傳授道經的神靈。
在唐代以後,一些道書又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為一。
有道經記載元始天尊名「樂靜信」,是一個奉道者,因修行而成為天尊,此故事來自佛教《六度集經》中須大拿太子,即釋迦文佛前世的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在東晉後期的《靈寶經》中,元始天尊磅礴於天地之間,開天闢地,在天地初開時傳授道經,稱為「開劫度人」。
元始天尊是世界的最高神,宇宙萬有之源,道的化身,至高無上,與道同體,也是道經的演說者,道教教主。
最早記述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的經書,是《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等靈寶經,當中許多經卷都敘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靈說教,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
在《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元始天尊在天地初分之際,將同樣先天地而生的「真文天書」,從道氣混沌的狀態,凝練成赤書文字,並通過五老上真,傳授給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和十方至真等神靈。
奉行靈寶正法的信徒,可以在大劫交周之時,得到元始天尊的垂愛護佑,安然度過劫期。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 item ›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
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为诸天仙众,说此生天得道真经:元始天尊,道之化身也,为玄炁初成之时之仙者。大罗天,乃诸天之最上天,分二层,南曰玄玄,北曰天泉。凡大 …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記載於東晉末年的靈寶經,及另一道教創世之神元始天王。
相傳元始天尊與道同體,是宇宙的最高神,在天地開闢之際,向諸神現身說法演說經文,再輾轉下傳凡人。
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成為道教公認的最高神,民間廣泛製作其偶像,繼後與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合稱「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
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圣境之上曰无极大罗天)。《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上清——灵宝天尊
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灵宝天尊居玄都七宝紫微宫、禹余天宫,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第二位大天尊。
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位于元始天尊左侧,大多手捧如意或者太极。
“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卫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代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乃大道生成规律。
空歌宝黍珠——关于元始天尊的折叠空间技术
白松滔
以下节选自《太上洞玄救苦宝卷》:
万道之先,天地之祖,五行之父,万物之源,於龙汉元年,悬一宝珠,大如黍米,放大光明,一国之人,咸皆瞻仰,乃见十方众圣,亿兆仙灵,各驾云舆,华旌翠盖,俱入宝珠,元始座下,听宣经法,演三乘大法之秘言,说五篇龙章之妙典,如是功德,不可思议。
大罗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说经时 悬一宝珠耀日曦
亿兆天真来座下 闻经闻法不思议
古天古地古乾坤 古时日月今时轮
古时江海依然在 今朝不见古时人
周竟十方,无极至真大神,一时同至,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殃之众,迮国一半,土皆遍陷,非可禁止。於是,元始天尊,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
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殃数众,俱入宝珠之内。天人仰看,唯见勃勃,从珠口而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国人廓散,地还平正,无复欹陷。元始即於宝珠之内,说经都竟。
空歌宝黍珠 玄珠 金丹:圆润透亮 凌空漂浮 金光晃耀 光芒散射 生动活泼 永恒之光直到永永远远
空歌宝黍珠:容下苍穹宇宙 芸芸众生 完美人格 无我无人 与道同体 至上至真
包容 苍穹宇宙 芸芸众生 与众生打成一片(打成一片为丹成) 金佛头 金魔头
在三清殿中,中座的元始天尊手执黍米宝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时”的“无极”状态。天尊禀自然之气,在宇宙之前已存在。
“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